道教神像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
Question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發布時間:2019-09-09
文財神范蠡彩繪神像
文財神一般是在世時是個富翁或偉大的思想家、謀略家,死后魂魄被接往天界,賜封為財神,遵守大帝安排的命令,掌管人間的財富及官爵。
范蠡(lí)出生在春秋楚國宛,是位有名[政治思想家]、[軍事思想家]和[實業家],先后跟隨越王勾踐二十多年,為越王勾踐出謀策略,打敗吳國,大功告成之后,退出政治生活,與妻子西施及兒子過著隱居,務農務商,白手起家,善于經營管理,富甲一方,又喜歡做好事,淡泊名利,經常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所以就稱他為文財神。
在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本想攻打剛去世國王的越國,卻被剛繼位的越王勾踐殺害,闔閭死后,吳國由他的兒子【夫差】統治,吳王夫差為了報父之仇,準備了三年后,領精兵大將與越國開戰,越王[勾踐]不聽范蠡勸告,輕敵上陣,最后越國整個軍隊幾乎全部被消滅……越王[勾踐]與敗兵逃往【會稽山】。越王[勾踐]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只好向吳國求饒并投靠他們,越王勾踐帶著夫人和范蠡三人去吳國服苦役。吳王夫差想盡一切招術讓他們凌辱他們,讓越王勾踐給他的父親守墳,喂馬,涮馬桶……還得侍候吳王脫鞋……三人忍辱負重,從不反抗,溫和順從,也不抱怨,。吳王夫差以為他們已經真心歸順吳國,不會再起兵判亂,三年的苦役期滿后,吳王就放他們三人回越國。
范蠡三人回去后就精心策劃了九術滅掉吳國,先令受辱的越王重持必勝信心,期間向吳王送往大量的金錢,收買人心,消除戒備心。吳王信任越王之后,兩家像朋友來往,越王向吳王搭借糧食,拿煮過的稻谷歸還,最后大谷拿去種,又不會發芽,不會結果實,缺少兵糧。再用美人計迷惑吳王,再送木材及工匠,讓吳國建宮殿,消財耗力。從中挑撥,讓吳國之間起內哄,逼大將伍子胥自殺;越國這國再大力的鑄造武器、積蓄糧草。萬事俱備,越國再次起兵,一舉殲滅了吳國。
越國大勝,回國擺宴應功,各位大臣大將興高彩烈的飲酒說笑,只有越王勾踐面無表情,范蠡察看到這個細節,心里便很清楚是什么原因,越王陰險狠毒,為了爭搶國土,不惜一切代價,現在如他所愿,越王卻不想把功勞都歸給大臣,只能共度危險困難的日子,卻不能共享安定快樂的生活。
范蠡就決定卸甲歸田,帶著西施和兒子乘船到齊國,為自己取名為鴟夷子皮。開荒地結良田,并且做些生意,勤奮勞作幾年,就存了很多財富,平時慈善待人,救濟鄉親,他的仁義、智慧、能力得到齊王的欣賞,邀請他到朝中當相國,賜予相印,管理朝政。范蠡感嘆萬分:“當個平民管治田地,就可以家財萬貫,當一名官爺就可以當宰相,這對于一個空手起家的老百姓,已經是最高限度,長時間的接受這種榮耀,可能會不吉祥!于是范蠡把相印還給齊王,攜妻兒離開齊國。前往陶地。
范蠡覺得陶地交通方便,很多做生意的都聚集在此,只要努力奮發,就可以賺取很多財富,后半生就可以無憂了。改名為陶朱公,范蠡一家三口靠耕田種地,養殖做生意,又是短短的幾年時間攢下了家財萬貫,成了陶地的首富,又拔了些金銀財寶施贈于那些貧困的平民百姓,范蠡樂善好施,救濟貧困的精神得到老百姓的稱贊,膜拜范蠡為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