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3 15:24
《普賢經變》是描繪普賢菩薩率領眷屬去赴華嚴法會的出行圖。普賢菩薩騎坐于帶有華蓋的六牙白象上,一手執蓮,一手托盤。其他眷屬的布置、描繪,與文殊變大體相同。場面浩大,色彩繽紛,充滿了一派載歌載舞的極樂氣象。
敦煌莫高窟159窟的《普賢經變》,這鋪普賢變,普賢菩薩不同于觀音菩薩,他頭戴花冠,身著天衣薄紗透體,肌膚潤潔,腰系短裙花環,下身長裙渾厚凝重,長巾薄如蟬翼,憑欄下垂。身佩瓔珞環釧,半跏坐蓮花臺上,右手撫膝,指捏花枝,左手托琉璃花盤,雙目下視,神態安詳。眷屬圣眾圍繞,人物形象和構圖大致類似文殊變。畫風細密精致,技藝精湛,點黛施朱不失輕重,敷彩雅淡,清麗勁爽,有自出新意的時代風格。
普賢與文殊是地位最高的兩位大菩薩,分別侍于佛的左、右。文殊乘青獅,青獅象征修持佛法的勇猛精進,普賢乘的象,白象表示佛法之廣大,威力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