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3 15:13
佛像-鹿野苑初轉法輪像:材質:四川漢白玉
“轉”,是古印度戰爭用的一種利器 ,整個形狀像個輪子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法輪形。古印度相傳,轉輪王是征服四方的大王的象征,釋達多太子出生的時候,空中幻現出法輪形狀,預示著誕生的 是圣體法身。結合本來古印度人的習慣(輪)就很自然的比喻為佛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于世,所有不正確的見解、邪見的法都破碎無余,所以把說法稱之為 ---轉法輪。
釋迦摩尼佛初轉法輪處是鹿野苑今天波羅奈城Benares,相傳在鹿野苑最初傳法僅對阿諾憍陳如等五個弟子(最早的五大迦葉)聽講的。經典中記載,釋迦摩尼佛不是一開始就講四諦,先講了一番中庸之道。就是符合事實的。原來隨侍他的五大迦葉,看他拋棄了苦行感到失望后來才離去的。釋迦摩尼佛最初對他們宣揚理論,應該是先批評了苦行和其他學派的主張,提出自己不苦不樂的中道學說,來證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講了‘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把五人說服了,然后才宣講四諦。
經過近代的發掘,鹿野苑發現了不少于事實相對應的文物。阿育王弘法石柱,公元四世紀石刻的佛初轉法輪佛像等等,發掘到古代塔寺的遺址。鹿野苑現有佛寺,博物館,圖書館,都是近幾十年來陸續興建起來的。佛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和佛誕生處的藍毗尼園、佛成道處的菩提伽耶、佛逝世處的拘尸那伽Kusinagara,是佛教四大圣跡。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學者們對這些圣跡以及其他一些古跡的發掘和修復,主要都是根據我國古代高僧法顯、玄奘等的記載。
佛初次說法的地方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從那時起,佛教正式建立;從那時起,三寶才具足。
漢白玉雕刻佛像
花崗巖雕刻鹿野苑初轉法輪佛像(座上浮雕人物為五大迦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