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新聞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2 16:06
福建大莊嚴佛像工藝: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產物。
本公司對犍陀羅時期的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學者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佛教產生后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戒律,不立像崇拜。在佛教史上,至公元1世紀前,從未見有釋迦佛的雕 像和繪畫像出現。在阿育王時代建造的(菩提寺)中,可以見到不少雕塑圖案和佛座,但在佛座上并無佛像。由此可見,當時的佛教信徒還遵從釋迦牟尼的戒律,不 立像崇拜。也許,有可能鑒于一種心理,即使他們以為佛的神圣形象無法用筆和其他任何工具描繪,立像是一種褻瀆釋迦佛的罪過。
犍陀羅的遺址(今巴基 斯坦白沙瓦附近)進行考古時,發現了一枚迦膩色迦時期的古錢幣,古錢幣上鑄有釋迦牟尼像,像的周圍有「佛陀」字樣。此外,在西域還發現了一尊早期苦修佛 像。至今發現的最早的佛像,佛像的出現與信仰佛教的希臘人后裔密切相連,他們把希臘諸神以藝術形式表現到佛教中,鑄造具有明顯的希臘人感覺的佛像,供奉在 佛教寺廟里,以莊嚴的藝術形式來突出釋迦牟尼佛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