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23-05-16 10:30
金銅佛像是古代佛像的主流,而鎏金佛像則是其中的一種?,F代銅佛像若論工藝,要數鎏金佛像!在銅佛像的制作工藝中,鎏金佛像絕對是首屈一指,現代銅佛像制作多以鎏金處理表面,可見鎏金佛像的應用廣泛。同樣一件鎏金佛像,運用現代工藝處理,其表面融合度要比以前高的多,這也讓鎏金佛像的使用壽命比以往要長出許多倍。因金元素穩定經過鎏金處理后的佛像表面性能更穩定,抗腐蝕性增強了許多,這恰好填補了銅的一些不足之處。
制作現場實拍圖
鎏金又名鎦金,又稱為火鍍金。鎏金過程復雜且很容易對人身造成傷害。簡單概括來說是用加熱的方式將金和汞分離,從而使金殘留在器物表面的一種古老工藝。
將金砸成薄薄的金片,用剪刀剪成細細的金絲,將金絲和汞(水銀)按照1:6的比例混合后加熱至600—800度,生成金汞齊,泥狀混合物。金、銀、銅都可與汞發生反應,化學上稱為齊化現象。
將紫銅棒一端砸扁,磨光滑之后,用酸梅湯浸泡后再沁入水銀中,銅棍的扁平端變白以后就做成了。
將銅沁入水銀的過程可以理解為齊化過程,生成白色的銅汞齊。蘸酸梅湯是用弱酸清理摸金棍表面的氧化膜,使得銅更易與汞反應。
將事先做好的抹金棍,蘸70%的硝酸,涂抹在銅胎體上,然后再鏟金泥涂抹在銅胎體表面。
用頭發制成的發栓,蘸50%硝酸按壓金汞齊涂層,使鎏金表面更加的均勻,這一過程極為關鍵,俗稱“三分抹七分栓”,要是栓的不好,易造成鎏金不均勻、附著力不夠甚至脫落。再用熱水沖洗,沖掉部分硝酸化合物。
用火加熱使汞揮發出去,300-500度時汞開始析出,鎏金表面會出現水銀珠,再用鬃毛刷將水銀珠拍散,以免影響鎏金質量。水銀慢慢析出后,鎏金層慢慢由白色變成黃色。
汞再加熱后生成氧化汞,會在金層中有所殘留,需用銅絲蘸皂角水輕輕擦拭刷洗,再烤,以免造成顏色不勻。
汞蒸發后可能會留下氣孔,用瑪瑙制成的牙子,反復將金層壓實,從而提升鎏金的附著力。整個鎏金的過程有可能出現反復,經常需要反復涂抹幾次金泥,再栓、烤、刷、壓。
莆田市大莊嚴佛像工藝有限公司(妙莊嚴藝術(福建)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銅雕佛像、脫胎佛像、銅香爐、銅雕神像、銅雕動物雕塑、銅雕人物雕塑、銅雕觀音菩薩、青銅器、銅雕工藝品等。 是福建知名的銅雕工藝品雕刻廠。擁每種有雄厚的師資團隊,專業的技術人才和各種高科技的雕塑機械。我廠是一家具有獨立設計、雕塑、鑄造、安裝施工能力的單位。擁有各種完善大型的先進生產設備。在產品設計,藝術造型,表面效果方面擁有莆田學院藝術系的多位教授對其全程指導。鑄造部擁有多位經驗豐富的高級鑄造技師指導生產及制作。我廠本著“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為原則,努力為廣大高僧大德提供優質服務。咨詢電話:182505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