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21-05-24 10:30
彌勒菩薩,又叫做慈氏菩薩,是要繼承釋迦牟尼佛佛位的菩薩,是未來的佛陀,因此彌勒菩薩普遍稱為彌勒佛。彌勒佛在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受到人們的信奉,逐漸演變成咧嘴大笑,身負布袋,肩胸露腹盤腿而坐的胖僧形象,甚至有些大肚彌勒佛還手托元寶,十分接近中國百姓的生活,備受中國百姓的喜愛。彌勒佛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大肚子彌勒佛的形象也早就深得人心。眾所周知,在漢傳佛教寺院的天王殿里,有供奉彌勒菩薩坐像。當人們一進寺院,抬起頭來,看見一位禿頂的和尚張嘴微笑,他就是彌勒佛。彌勒菩薩像給人的印象是慈顏常笑,大肚能容。凡是到寺院朝拜的人,看見彌勒菩薩笑容可掬,都會感到高興。
釋迦牟尼曾經預言,當他的生命是4000歲(大約5歲)時。世界上(760億年),彌勒佛將活在今生,成為龍華樹下的佛。它代表釋迦牟尼佛的布道意義,被稱為:造菩薩、造菩薩、補佛,故又稱彌勒佛、彌撒如來。所以彌勒現在的果實位置是菩薩,而不是佛陀。我們現在應該叫它彌勒菩薩。
銅雕彌勒佛像
彌勒,又叫做梅呾麗耶菩薩、末怛唎耶菩薩、迷底屨菩薩、彌帝禮菩薩。意譯作慈氏。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的記述,彌勒菩薩出生于婆羅門家庭,之后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為諸天說法,住在兜里。聽說彌勒菩薩欲成熟諸眾生,從一開始發心即不食肉,所以而名叫慈氏。慈氏菩薩系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為先,此慈來源于如來種姓,能使世間萬物不斷有佛種,故稱慈氏。
彌勒大肚的形象來源于五代后梁時期的一個僧人。聽說有一位名叫契此的僧人。他身體胖,腹大,經常身背布袋,手拿錫杖和佛珠。個性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一直到后梁末期,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前,圓寂前曾留下一句話:“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彼灾蟛胖浪俏魈鞆浝辙D世,為他建塔供奉。才有了大肚彌勒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