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21-03-30 08:33
古銅佛像顧名思義是指鑄造于我國古代的純銅或者是銅合金的佛教造像,這類佛像規格較小,便于移動,很多出自于官方之手,所以做工極其精美,加上表面鎏金或鎏銀,因此也被稱為金銅佛像。我國發現時代最早的銅佛像是出土于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崖墓的銅質搖錢樹上的五小佛,據考究,這五小佛是兩漢至十六國時期所制。在之后的一兩千年時間里,佛教的傳承產生了無數的銅佛像,但是由于社會變革、自然因素,導致真正保留下來的銅佛像不多,這些做工考究的銅佛像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加上現存量稀少,所以價值不菲,收藏愛好者眾多。2006年10月,廈門一買家拍得一尊明代銅鎏金佛像,其拍賣價高達1.2億人民幣,刷新了佛像工藝品拍賣記錄,此后古玩市場古代銅佛像收藏白熱化,巨大的市場需求與不多的存量導致銅佛像價格一路攀升。這樣一來,仿古佛像粉墨登場,特別是一些高端的仿古銅佛像,其逼真程度足以讓“專家”汗顏。本文小編結合自身的經驗為大家講解辯別銅佛像真偽的一些基本技巧。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鑒定銅佛像是一個很難的事情,需要掌握佛教史、雕塑史、古代史、地理、古文學方面較豐富的知識才可以,不過在這里我們通過類型,顏色,質量,工藝來進行簡單的鑒定,從類別上來看,古代的銅佛像一般分為兩類,漢傳佛像和藏傳佛像,在這里要區分風格差異,大家需要對兩個派系有一定的了解;結合時代的特點來進行綜合的判斷。而從顏色上來看,古代的佛像都是放置在佛臺上讓人們供奉,久而久之經過煙火的熏陶,歲月的侵蝕,尤其是鎏金銅像表面顏色會相對暗淡,在陽光下反射和折射出來的光線比較柔和。而一般新仿、或者通過做舊處理過的銅鑄佛像折射的光線就會很刺眼。
從質量上來看,古代的銅佛像用的銅質都比較純,而且很重,特別是通過澆鑄的器物都比較厚。而作為對比仿制金銅佛像一般情況下銅質都不會很純,坯薄,質量比較輕,大部分使用了合金材料。從工藝上來看,古代的生產工藝比較有限,澆鑄成型后的佛像都要經過雕刻處理,尤其是對表情、服飾、底座等這樣加工的痕跡比較清晰。而現代銅鑄佛像大部分使用機器打磨,雖然都會有制作加工痕跡,但是機械的痕跡卻有規律可尋。
作為人們最愛收藏的藝術品,銅佛像不僅僅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而且佛教也是大眾的信仰,不管是收藏還是換做其他用途都價值很高,一些收藏家可以通過以上這些方法來進行鑒定,當然最終還是建議讓專家來評估會更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