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新聞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20-09-14 11:43
1934年秋,第二階段考古發掘在洹水以北、侯家莊附近的西北岡展開,那里可能是商代王陵。這次的發掘面積近32000平方米,從1934年的秋季至1935年秋季的一整年里,總共在此地共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現了10座大型墓穴和858座小墓穴。根據墓穴的形狀,大型墓穴可以分為十字形、正方形和長方形。最大的墓穴在中央有一個木槨室,表面積388平方米,并有十字形的四條墓道。此墓制形式與后岡大墓大致相當,不過后岡大墓只有南北兩條墓道;墓室東西兩端的突出部分分別長4.4米、3.5米。所有的墓穴都朝向正北偏東10—16°。大型墓穴都出土了多種銅雕器物,墓葬群旁還發現了禽鳥及動物的陪葬坑,其中一個還出土了一具大象的骸骨。墓葬群中還出土了祭器組合,有些是食器組合,有些是酒器組合。
1934年秋,考古隊在位于洹河之濱、秋口村西南的同樂寨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發掘。這里也發現了與后岡相近的三疊層文化堆積(三疊層即:商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三種文化遺存上下依次堆積)。1935年秋和1936年秋,考古隊也對大司空村南區域進行了發掘,出土了一些銅雕器物。1935年秋,范家莊北地域也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發掘,但是僅僅發現了一個被盜過的小墓穴,并無收獲。
以上是第二階段發掘,幾乎所有的考古工作都在洹水北岸進行,收獲頗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