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新聞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20-02-12 12:08
銅雕貼金佛像
2020年2月11日,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第十二次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會議的主題是進一步做好宗教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中國佛教協會演覺副會長在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第十二次會議上的發言。全文如下:
為一切眾生拔苦與樂,是佛陀本懷、菩薩本愿,是佛教徒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勇猛精進的不竭動力。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廣大佛教徒的心,更激發起佛教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的菩薩愿行。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佛教協會快速反應、迅速動員、周密部署、有力行動,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團結帶領全國佛教界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大力發揚中國佛教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積極踐行佛教慈悲濟世、知恩報恩精神,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與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一、快速反應,果斷行動,科學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本會先后發出《關于做好春節期間寺院相關工作的通知》《關于疫情期間停止相關活動的通知》,提出“宜閉不宜開、宜散不宜聚、宜靜不宜動、宜修不宜逸”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佛教寺院和院校暫停對外開放,暫停一切集體活動,暫停僧眾外出參學。近日又梳理各地經驗,提出《佛教防控疫情措施匯錄十條》,指導各地佛教界結合實際持續嚴密做好防控工作。地方佛教協會、院校和寺院迅速響應,轉入“閉關清修”模式,調整集體宗教生活,加強場所消毒,周密開展人員健康監測、防護、報告工作。認真做好會本部疫情防控,迅速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防控機制,高度關注僧俗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面了解工作人員出行信息,實行疫情“零報告”制度,指導中國佛學院延期開學并做好留校師生健康防護,指導直屬寺院落實落細封閉管理等防控措施,努力發揮本會在全國佛教界疫情防控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二、及時發聲,安定人心,積極主動傳遞佛教正能量。本會及時匯總、發布全國佛教界抗擊疫情信息,介紹疫情防控動態,傳播科學防護知識,引領佛教界通過多種方式引導信眾不妄語、不恐慌、不聚會、不添亂,以科學手段防疫治病,以佛法修學凈化心靈,做好穩定人心、凈化人心、溫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組織開展以“大悲心起抗疫情”為主題的佛教書畫詩歌作品征集活動,以筆墨為佛事、用丹青作布施,激勵佛教界共抗疫情、救苦救難的慈心悲愿,征集作品已陸續在網絡發布。班禪副會長等藏傳佛教代表人士聯合發出做好疫情防控倡議書,號召藏傳佛教全體僧尼和信教群眾發揚愛國愛教優良傳統,關鍵時刻發揮自身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帕松列龍莊勐副會長等南傳佛教代表人士通過網絡視頻為眾生誦經祈福,祈愿疫情早除,國泰民安。本會還積極向外國佛教組織和佛教友人介紹我國抗擊疫情情況,爭取國際佛教界的理解和支持。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主席潘·瓦那密提致函本會,對疫情表示深切關注,向疫區人民致以誠摯慰問,愿與中國人民并肩抗擊疫情,至誠祈禱疫情早日消除,民眾生活恢復如常。
三、慈悲濟世,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疫情防控阻擊戰。本會及在京直屬寺院等近期共募集善款500多萬元,與湖北省佛協及時溝通當地急需物資信息,并委托靈山慈善基金會、蘇州弘化社基金會、慧海公益基金等采購緊缺物資,支援抗疫一線。截至2月10日,在本會和社會各方善款支持下,兩家基金會已向疫區捐贈口罩167.2萬只、呼吸機558臺、制氧機800臺、紫外線消毒設備250臺、防護服4.3萬件、醫用手套73萬雙、消毒液34噸、醫用酒精2.6萬瓶等急需物資。
各地佛教團體、寺院和佛教界人士面對疫情感同身受,心急如焚,悲愿如潮,不分地域、不分先后、不分寺院大小,紛紛踴躍捐款捐物,表達慈心善念,踐行愛國精神,回報國家恩、眾生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0日,全國佛教界已累計捐資捐物約1.88億元。
國外佛教組織、寺院和佛教界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通過本會捐贈善款或醫療物資。其中,韓國佛教界捐贈3萬只口罩,新加坡福海禪寺捐款20萬元人民幣,新加坡光明山普覺禪寺、新加坡佛學院和廣聲法師個人共捐款30萬元人民幣。
各地寺院雖然暫時關閉,寺內僧眾卻時刻不忘飽受疫情折磨的手足同胞,日日以虔誠懇切之心誦經念佛,祈愿三寶慈光加被,災疫盡快消除,以佛教特有的方式為解救眾生苦難奉獻綿薄之力。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刻,本會將繼續團結帶領全國佛教界彰顯不斷迸發的愛國熱情和奉獻精神,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突出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突出人間佛教的無我利他精神,突出發揮新時代中國佛教的積極作用。
第一,堅定信心、提振精神,協助黨和政府將疫情防控阻擊戰進行到底。本會將團結帶領全國佛教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嚴格落實當地黨委、政府防控要求,克服麻痹大意、放松懈怠,確保前期防控舉措不動搖,并根據疫情發展補充完善,在落實落細上用心思、下功夫。進一步抓好會本部、中國佛學院和直屬寺院疫情防控,及時總結各地防控經驗,加強對地方佛教界的指導,繼續實施寺院、佛學院封閉式網格化管理,確保佛教領域疫情防控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第二,進一步做好信眾引導工作,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發揮積極作用。繼續運用佛教媒體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宣傳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介紹佛教界抗擊疫情突出事跡,傳播科學防護知識,鼓勵、支持地方佛教界人士持續做好穩定人心的工作,幫助信眾以佛法智慧和科學態度看待疫情,以積極、光明的心態做好自身防護,以慈悲精神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展現包括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第三,發揚慈悲濟世精神,為疫情防控提供物質支援。繼續鼓勵有條件的佛教團體、寺院、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根據自愿而為、量力而行、依法有序的原則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一線,救助受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支持一線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等。
第四,指導佛教院校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針對開學前學生集中返程等情況,制定相應預案,確保開學安全、有序、順利進行,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展網絡教學準備工作。
第五,加強制度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指導地方佛教協會、院校、場所根據疫情防控中遇到的新情況、暴露的老問題,進一步修訂完善衛生防疫規章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提高佛教界內部管理水平。
第六,及時了解各地寺院日常生活情況,幫助地方佛教界解決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難,特別是確保寺院僧眾基本生活和安全防護有保障。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至誠祈愿三寶慈光加被,疫情早日消除,人民吉祥康寧!
釋演覺,男,1955年出生,甘肅省甘谷縣人,1982年出家,師從?;鄯◣煛,F任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北京廣濟寺方丈,2018年8月,臨時主持中國佛教協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