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20-01-13 19:46
銅雕毗如佛
己亥年臘月十八日(1月12日)上午,廈門妙高山頂梵唄嘹亮,善信云集佛國寺,在常住法師的帶領下,隆重舉行“己亥年大悲法會尾供”。受鴻山寺方丈、佛國寺住持法云大和尚委托,庚擇法師為法會主法。
農歷己亥年臘月十八日上午八點三十分,佛國寺內梵音嘹亮,善信云集。善男信女在法師們的帶領下,虔誠恭敬,恭誦經文。
齋信以上妙菜肴,鋪鮮果獻香茗,供已安坐。所有行儀,竭誠盡敬,祈愿諸佛圣賢、護法諸天,哀憫有情,光降道場,普降吉祥。大眾一心,至誠頂禮,愿此供天禮佛殊勝功德,祈禱新年風調雨順,人民安樂;眾等善信業障消除,?;墼鲩L,龍天護持,如意安康。
在2019年初,佛國寺開辟了一條“櫻花大道”,栽種了數百株櫻花樹,經過一年的培育,如今正是盛開時。
佛國寺位于廈門市翔安區的妙高山上,處于翔安與南安的交界處,地理位置特殊,為自然天成蓮盆所在,與周邊山脈形成地涌金蓮的地理格局。漫山的野菊,飄香的茶園,秀麗的風景與古剎佛國寺遙相呼應,形成了自然生態與佛教文化相融合的獨特景觀,是休閑旅游、賞花品茶、洗凈心靈的凈土。
據寺里的碑銘記載,此寺由釋會機法師創建。釋會機法師是南安樸兜鄉人,俗姓呂,清宣統三年(1911)于南安梅山雪峰寺披剃出家。妙高山地鄰南安,山間有18盤古道,會機法師經常往返其間,常在妙高山頂歇腳,遂發愿要在山上建造佛剎。不久愿成,命名為佛國寺。
文革期間,佛國寺被破壞,僅余斷壁殘垣。20世紀90年代中葉,其徒宏輝法師決心募化重建。他以90高齡飄洋過海,募集巨資,重建佛國寺,于1996年10月動工,1999年中秋告竣。新寺下壘臺基,殿宇五開間,四面環廊,屋蓋重檐歇山,端莊典雅。殿中供奉的釋迦牟尼玉佛由宏輝法師從新加坡請回的,故大殿稱為玉佛寶殿。殿之左右各建一座兩層樓房,以為住僧寮房齋堂。樓、殿之間,筑壘圍墻,中辟圓形門洞。寺右院中,豎立《妙高山佛國寺重建碑記》、《宏輝上人事略》、《捐資芳名碑》碑刻三通。據說,此寺雖位居高山,但香火不斷,不少香客還來自東南亞,他們對鋤山村的巨變無不感到驚訝?!?/p>
寺院歷經風雨和歲月滄桑,為了規范寺院管理、住持正法,2011年初,市佛教協會推薦鴻山寺住持法云法師為佛國寺住持。
為重興道場、造福一方,法云法師依托妙高山的自然生態優勢,結合鴻山寺都市型寺院的特點,提出佛國寺整體規劃建設構思,將佛國寺打造成以“弘揚正信、農禪并重、休閑修行、自然放下、凈化心靈”為主題,以“五園”為特色,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態、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文化生態環保休閑園區。
通過禪修、朝圣、素食、旅游、茶文化、農業科普等休閑修行的方式,將鴻山寺、鴻山書院、鴻山慈善、佛國寺進行有機鏈接,形成島內外呼應互補,構建一個島內輸送島外閉環的文化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