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9-02 11:34
金銅佛像與行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佛教的興起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造像形式,用銅或青銅鑄造而成,表面鎏金,多供奉在家中、宮中和佛寺之中,早期稱為“金人”。后來也稱為“金泥銅像”。
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尊金人是東漢明帝十年(67)由蔡愔奉命往月氏國迎回來優填王鎏金銅佛造像?,F存最早的金銅佛造像是公元3世紀~4世紀的作品。藏傳金銅佛像的造像豐富、奇特,工藝精湛,形象生動,因要符合藏傳佛教的造像儀軌,使用形成了與漢傳佛教不同的造像風格。其中,明代永樂和宣德年間欽定的官式造像——永宣式金銅佛像,代表了明清兩代金銅佛造像的最高水準。
行像:分兩種,一種是小型佛像,便于生活流動性大的虔佛者攜帶,也便于家庭敬佛使用,如十幾厘米高的金屬佛像。另一種是大型佛像,為體經便于移動但形制高大的佛像,以夾纻漆佛造像為典型。
行像之風始于東晉,根據《梁書》、《法苑珠林》、《歷代名畫記》等典籍記載,東晉的雕塑家、畫家戴逵,在“造招提,手自制五夾纻漆,并相好無比……道俗瞻仰,忽若親遇?!贝麇影哑峁に噾糜诘袼?,創造了夾纻像的做法,為建康(今南京)瓦官寺造了五尊夾纻漆佛造像,開創了夾纻像先河。
夾纻漆工藝又叫“脫胎漆器”。東晉時用于制作佛像。南朝的梁簡文帝還親自撰寫《擬造丈八夾纻漆金?。ú┫袷琛?,可見夾纻漆像并非是一種簡化的造像工藝。夾纻漆像在唐代又稱“平漆像”、“脫空像”、“脫胎像”,在唐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短茣の浜蟊炯o》載:“垂拱四年作明堂,命懷義作夾纻大像,其小指中間猶容數十人?!笨梢韵胍?,夾纻漆造像在唐代已經發展到何等高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