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30 10:35
說到達賴,不能不涉及藏佛教中的活佛及其轉世制度。
活佛,是藏傳佛教中最高級的僧侶?!盎罘稹?,顧名思義,就是活在當今世上的佛?;罘疝D世,源于佛教的三身學說卻法身、報身、化身理論。佛祖釋加牟尼雖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圓寂,生身自然不可能還存留在今天,但其化身卻可隨機出現,因而有了各種化身。正如《金光明經》所說:
諸佛難思議,
如來常住身,
為利有情故,
示現種種身。
所以,佛能以化身投胎轉世,來到現實世界,濟世度人,此即“活佛”的由來。將佛與人結合起來,形成一體,這在宗教史上是一大創舉。本來在藏語里,并沒有“活佛”這個詞,“活佛”是漢語意譯,譯得是很形象的?;罘鹪诓卣Z里叫“朱古”,意思是“幻化身”、“化身”,是說話佛乃佛、菩薩之化身。為了宗教和社會的需要,藏傳佛教把佛和菩薩變現的幻化身和佛教高僧合而為一,高僧即成為佛、菩薩的轉世;此外,藏密的許多派系禁止結婚,自然無法采取父子世襲的傳承方式,而轉世制度則解決了權利、地位、財產各方面的繼承延續問題。所以,活佛轉世制度,是佛教三身學說理論與世俗世襲制度巧妙結合的產物。最早的活佛轉世制度是從13世紀即元朝年間噶瑪噶舉派(黑帽派)的噶瑪拔希開始的,而發揚和完善這一制度的是格魯派。后來很多寺廟中都實行活佛轉世制度。
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兩大活佛轉世系統?!斑_賴”為蒙語,意為“大?!?;“達賴喇嘛”,即“德智廣深如海無所不納之上師”之意。這一稱號始于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并與蒙古汗的關。
明代中葉,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占據著青海西北部,成為當地統治者。他看到黃教的民眾中的巨大影響,便想借助過教勢力為自大的統治服務,遂于明萬歷十年(1582年)與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會面。俺答汗贈予索南嘉措“圣識一切瓦齊爾喇達賴喇嘛”之尊號?!笆ァ?,為超出世間之意;“識一切”,是藏密對顯宗修行取得最高成就者的稱號:“瓦齊爾達喇”是梵文“金剛持”之意,是藏密對密宗修行取得最高成就者的稱號;“達賴”為蒙語“大?!币?,“喇嘛”則是藏語“上師”意??偲饋砭褪钦f,索南嘉措在顯、密兩方面都修行到了最高成就,是一位超凡入圣、學問像大生活費一樣淵博的大師。這就是達賴喇嘛名號本意。從此有了達賴喇嘛這一稱號。
達賴喇嘛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兩大轉世活佛之一,是由宗咯巴的弟子根敦朱巴轉世的。達賴喇嘛,表示道德深廣,猶如大海,無所不容,無所不能。達賴喇嘛的稱號,始于明萬歷六年(1578)。 達賴喇嘛形象在喇嘛廟很常見,形式多樣,有唐卡、金銅像等。
身披藏式黃色袈裟,對跏趺坐,左手托缽或持法輪,右手結說法印或持蓮花。
宗喀巴弟子,生漆脫胎彩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