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6 15:00
佛教中佛像的底座
臺座,就是指安放佛、菩薩等的座位、坐騎或座物。臺座的形式多樣,不同的佛像不同的臺座,主要的臺座形式有佛臺、蓮花座、鳥獸座、磐石座、蒲團座等。佛陀的臺座,最常見的有金剛座、蓮花座、須彌座等。
金剛座,又稱菩提座,是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所坐的臺座。在佛教中,常用“金剛”來比喻牢固、尖銳,能摧毀一切惡魔。因其猶如金剛一般堅固不壞,所以稱其為金剛座。
生靈座,生靈座是指明王、護法等,將一些象征邪魔或異教的鬼怪踩在腳下的臺座。
鳥獸座,是指以師、金翅鳥、鹿、象等動物為坐騎,這類臺座就稱為鳥獸座。
蓮花座,又稱“蓮臺”、“蓮座”、“華座”,為佛像臺座中最為常見的形式之一,是佛、菩提最常用的臺座。蓮花是佛像的象征,佛陀坐于蓮花座上,象征生于世間而不染世法。蓮花座的種類很多,而且歷代蓮花座的造型也不盡相同。常見的蓮花座由蓮花、座身、座基三部分組成。通常都作六角形,下部是須彌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四重,束腰部分每面雕壺門,上下分別是仰蓮或覆蓮。
五方佛之毗盧遮那佛-銅雕貼金-蓮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