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6 09:32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州內世居有傣、哈尼、基諾、布朗、拉祜、景頗、彝、瑤、佤、回、苗等多種民族。在這里,佛寺遍布傣家村寨,幾乎達到一村一寺。據統計,現今全自治州近600個村寨有577座佛寺,215座佛塔。而勐泐大佛寺則是所有佛寺中最大的,地位也是至高無上的,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圣地。
勐泐大佛寺位于西雙版納州景洪市,離市區約5公里。勐泐大佛寺座落于南蓮山上,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貌依山興建,整個建筑群呈坐佛形狀,為國內所獨有。所有建筑都以黃顏色為主調,飾以紅色,遠觀近看,均顯得金碧輝煌,高貴富麗。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更是金光熠熠,氣派非凡。
進入寺門,是浴佛廣場,廣場正面立有佛祖釋迦牟尼的金色太子童像。童像足踏蓮花,沐浴于九龍噴泉之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寓意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浴佛的背面,栽有傣族奉為吉祥的菩提、榕樹、鐵力、貝葉、檳榔和荷花、緬桂、刺桐、黃姜等五樹六花。 從浴佛廣場拾階而上,是弘法廣場。廣場兩側分列據傣文貝葉經書記載的二十八代佛的塑像,是眾生聚集,聽講布道,弘揚佛法的場所。
廣場石階兩邊分塑有兩條七首巨龍。 石階層層遞進,巨龍的腦袋逐層遞減,體形也逐漸變小,至大殿周,均為獨首金龍了。大殿名為景飄大殿,于原景飄寺的遺址上興建,以釋迦牟尼出家、修行、成佛的日子為依據,長49米、寬29米、高35米。大殿內唯一供奉釋迦牟尼佛像。 景飄大殿后有一巨石,相傳是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歇息過的“圣石”。
“圣石”兩側分別配有星期殿和長壽殿。星期傣語“呵帕把瞻腕”,意為每日佛殿,殿內展示了佛祖從星期日到星期六的立式、側臥式、托缽式、坐式、沉思式、禪定式等不同姿態的逐日法相,用以表示各種不同的宗教理念和境界。長壽殿傣語“呵阿臘含達”,意為羅漢殿,供奉有十八位羅漢尊者的金身。
星期殿和長壽殿之間有一幅名為大地女神的水簾壁畫。大地女神是記載釋迦牟尼佛祖所做善事的證明人,傳說她發稍上的水為釋迦牟尼行善所積,能滌魔蕩魅,消災去難,神奇靈驗,法力無邊。
大地女神后的登山石階上,有八十位羅漢成兩列沿階托缽佇立。相傳釋迦牟尼佛曾托缽乞食說法,佛祖涅槃時,遺言羅漢長留人間,代表佛、法、僧三寶,托缽乞食,代佛說法,為眾生種福。
沿石階登山,階旁還建有泰國殿、斯里蘭卡殿、緬甸殿、老撾殿等數幢小寺,入內觀之,不管是壁畫、塑像,還是裝飾、配置,確也略呈這些東南亞國家的民族宗教特色。
上到山頂最高處,一座巨大的金色站佛———吉祥大佛巍然屹立。吉祥大佛整體采用黃銅鍛造,真身高45米,底座邊長35米、高9米,是南傳佛教中最大的佛像。和勐泐大佛寺其他佛像一樣,其容貌、神情、帽飾、衣服均表現出鮮明的傣民族風格。大佛兩手分指,面向景洪城區,俯視蕓蕓眾生,顯得無限慈善、安詳、和平、友愛。抬頭看著高大的佛像,他那肅靜的面龐,讓我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腦海中不敢有任何雜念,怕褻瀆了神靈。
在佛前靜默,沿著佛的目光眺望大地,心情變得好淡好淡,就象天上悠悠的白云,那樣閑靜,那樣平淡、那樣超脫,那樣瀟灑。這也許就是小乘佛教所要達到的境界吧。
勐泐大佛寺相關資料: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