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5 14:16
十八羅漢之賓度羅跋羅惰阇者像(坐鹿羅漢)
賓度羅跋羅惰阇是古印度王舍城國師之子,修得阿羅漢果后住在東勝神洲,和一千名阿羅漢同住,受佛陀付囑而護佑佛法。其形象化特征是右手持經書,左手托缽。
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的生平
賓度羅乃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貴族婆羅門的望族,跋羅墮閣是名。這位尊者本來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德高望重的大臣,權傾一國,但他忽然發心去做和尚。優陀延王親自請他回轉做官,他怕國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有一日,皇宮前出現的一名騎鹿和尚,御林軍認得是跋羅墮閣,連忙向優陀延王報告。國王出來接他入宮,說國家仍然虛位以待,問他是否回來做官。他說回來是想導國王出家,他用種種比喻,說明各種欲念之可厭,結果國王就讓位太子,隨他出家做和尚。
十八羅漢之坐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