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5 10:57
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在釋迦牟尼自己滅度后能流傳后世,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囑咐十六羅漢永住世間,分布各地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羅漢,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
羅漢最早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意譯上有三層解釋:
一說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煩惱;
二說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
三說可以幫人不再受輪回之苦。即殺賊、應供、無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
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笆苤T人天尊敬供養(應供)。于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相傳羅漢本為佛教小乘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是在佛祖釋迦牟尼的規勸和鼓勵下,所有羅漢們紛紛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幫助維護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羅漢們也有了他們新的地位和作為。
佛教傳到中國后,十六羅漢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后來演變成為十八羅漢?!笆恕笔且粋€吉數,中國文化中的許多數量表達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藝”、“十八學士”等。佛教中也有許多“十八”,如“《十八部論》”、“十八界”、“十八變”、“十八層地獄”等,“十六羅漢”變為“十八羅漢”顯然與這種“十八”情結有關。在歷史上嵩山少林寺也出現過少林十八羅漢。功夫羅漢潘國靜是現代少林十八羅漢之一!
又據佛經記載,十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后來在十六羅漢的基礎上發展成十八羅漢。關于十八羅漢后來補上的兩位羅漢,說法不一。
一說是著《法住記》的慶友和尚與譯經和尚玄奘。前蜀張玄和五代僧人畫家貫休分別畫了十八羅漢圖,宋代時,蘇東坡分別為上述的畫賦詩題贊。認為十八羅漢中的 第十七尊羅漢是“慶友尊者”,也就是《法住記》的作者,第十八尊羅漢是“賓頭羅尊者”(為第一尊羅漢的異名。)
一說是伽葉與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則定十 七羅漢為降龍羅漢(即伽葉尊者),十八羅漢為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在民間工藝品的十八羅漢,多為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生龍活虎,造像形象生動。
現存最早記載所有十六羅漢名字的漢譯佛典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由唐代高僧玄奘所譯,難提密多羅是梵語音譯,意譯為“慶友”,十六羅漢即賓 度羅跋惰、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惰、蘇頻陀、諾詎羅、跋陀羅、迦里迦、伐羅弗多羅、戊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 半托迦十六尊者。
由于十六羅漢的生平資料很少,自《法住記》譯出以后,十六羅漢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崇奉,其造像也逐漸流行起來,但是《法住記》中并沒有對十六羅漢的的相貌進行具體描述,造像者根據佛教常識,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僧人形象,進行藝術夸張,塑造出了清奇古怪的羅漢形象。關于十六羅漢的圖像,最早的是《宣和畫譜》的記載,后梁張僧繇畫有一幅十六羅漢像;關于十六羅漢的雕刻,最早的是杭州煙霞洞吳越國吳延爽發愿造的十六羅漢圓雕坐像。此外,蘇州用直保圣寺、山東長清靈嚴 寺保存有北宋塑造的羅漢像。
芭蕉羅漢
羅漢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