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
Cases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隋唐初期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12
宋代觀音造像的特點
2025-06-09
元代的觀音造像特征
2025-06-08
北宋時期自在觀音造像的特征
2025-06-07
唐代阿彌陀佛造像的特點
2025-06-05
阿彌陀佛不同時期的風格
2025-06-04
?明代天冠彌勒的特點
2025-06-03
雷神的起源及傳說
2025-06-02
東岳大帝是哪位神?
2025-06-01
紫微大帝的來歷起源
2025-05-30
發布時間:2019-08-24 16:43
早期的三大護法是哪三位呢?
佛陀在世時最早維護、支持佛教的三位保法是波斯匿王、須達多和祗多太子。
伽藍之意
伽藍是梵文Sangharama(音譯,“僧伽藍”或“僧伽羅摩”)的略稱,意譯為“眾園”、“僧園”、“僧院”,即佛教寺院。佛教的第一座寺院是印度的祗樹給孤獨園,這座寺廟的建立與須達多和祗多太子密切相關。
三大護法之須達多長者(給孤獨)
須達多是梵文Sudatta的音譯,略作須達,意譯為善施、善與、善給等。他是中印度舍衛國城著名的長者、富翁,波斯匿王的大臣。其為人仁慈,樂善好施,特別憐憫貧困孤獨者,故人稱為“給孤獨”。他皈依佛門后,想為佛陀建造一座精舍(修行者所居宅院)供養佛陀,并選中了祗多太子的花園。此花園十分清靜廣闊,環境優美,很適合佛陀及弟子們居住。
三大護法之祗多太子
祗多太子是梵文Jeta的音譯,意譯為勝太子、戰勝太子,是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的皇太子。其誕生之日,波斯匿王大破敵軍,故以“勝”為太子之名。須達多長者欲購祗多太子花園為佛陀建造精舍,太子開始不同意,為了讓須達多打消這個念頭,太子提出以黃金鋪滿花園為出售的條件。不料,須達多長才果真用象馱來黃金鋪地。太子為其誠心深深感動,遂將園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故此寺院以其二人之合作命名為“祗樹孤獨園”。祗樹即指祗多太子所有之樹林,給孤獨園即給孤獨長者所獻之僧園。此園略稱給孤獨園、祗園精舍。精舍竣工后,須達多和祗多共請佛陀來住,他二人是釋尊最早的護法。佛陀在此度過許多雨季,大多數經典也是這里給弟子們講說的。后來這里成為著名的佛教圣地,與王舍城的竹精舍并列為佛教最早之兩大精舍。
三大護法之波斯匿王
佛陀來到舍衛國后,廣傳佛法,信徒很多,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王也皈依了佛教。波斯匿是梵文Prasenajit的譯音,意譯為勝軍王、勝光王、月光王等,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住在舍衛城,兼領有迦尸國,與摩揭陀國并為當時印度的大強國。波斯匿王最初暴惡無信,皈依佛陀后,被時人譽為月光,而譽釋迦牟尼為日光,他親率群臣百官去祗園精舍聽佛說法,屢受佛陀教誨(著名的《臂喻經》等即佛陀在舍衛城為波斯匿王所說),篤信佛法。波斯匿王以國王之尊,大力扶植佛教,為佛教的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波斯匿王是繼須達多長者、祗多太子二位護法之后的又一護法,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帝王護法。后其次子毗琉璃王篡位,波斯匿王在逃亡途中餓死。
供奉
漢地著名寺廟建有伽藍殿,殿中央供奉波斯匿王,左邊是祗多太子,右邊是須達多長者,殿內兩側是十八伽藍神。